top of page

【前路3】守護牆內人的堅定信念 在囚支援平台「候鳥」



「冇人可以答到香港點樣走落去,但每個人可以答到自己要點樣走落去。」

Brandon不是特別能言善道,然而每個深思熟慮的回答都帶點中大人的堅定不移。從學生會走到公民運動和社區,他所認知的社運離不開精英主導。直到反修例運動Brandon感受到:「2019年的衝擊係其實好多各行各業嘅香港人好願意為香港奉獻,我最珍惜嘅就係自19年以嚟識到嘅人。」「候鳥」於2022年2月成立,Brandon以支援保釋、還押和在囚人士體現在紅線處處的環境尚可實踐微小行動的有限自由,以此堅定心志,保持信念,像候鳥般守護牆內的人。



「候鳥係關於『陪伴』。」三年過去,支援在囚人士的單位無奈退場,外界對牆內的關注減退,支援網絡漸漸空白。此時候鳥飛過,寄望在誠惶誠恐的大環境下建立一個資訊透明、門檻低、使人信任的公開平台。透過互相溝通扶持、理解和過來人的經驗分享,Brandon相信:「我哋話到畀而家喺入面同將會入去嘅人知,有人陪緊佢行呢條路。」陪伴,對牆內的人來說是「一上網就search到,打電話係打得通,見面係見到真人」的在囚支援平台;陪伴,對家屬來說卻是一種安慰,安撫他們對牆內的未知恐懼和擔憂,同時給予他們繼續等待家人「放學」的信心。



「不知所措、崩潰係正常嘅。」家屬擔心孩子的前路,牆內的人害怕與父母和伴侶少了溝通因而關係變質。「喺入面嘅人希望屋企人喺外面好好生活,唔好日日以淚洗面。」Brandon回想「候鳥」第一次舉辦家屬聚會生怕尷尬,意想不到有位媽媽先開口介紹自己兒子和其刑期,之後家屬就有共同語言,開始談論如何令牆內子女的生活好過點。又一次,有位寡言少語的朋友找上「候鳥」,「呢個準備入獄嘅手足嗰阿媽知道佢有單案,但唔知佢下禮拜就坐監。我哋做咗一件事,約咗一個場合協助佢哋講單案出嚟,嗰刻佢先聽到媽媽係關心佢。」還押階段,同事在探訪室看到他和媽媽哭成淚人,那刻Brandon發現「候鳥」原來還有修補牆內人和家人關係的力量。



「很多人,因為一個人的死而團結起來,擁有共同經驗。於是由於死者的共通,而使日曆的記事能成立,我們將以那日曆測度我們自己的生和死。」

- 川本三郎《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有血有肉、為理想和目標奮不顧身的人所遇到的困難,成為他人度量自己生死的日曆。截止2022年9月,「候鳥」跟進了 223宗個案(181男 / 42女),並派發平安包(196還押、124在囚和195個小食包)。Brandon指現時審訊量高,7.28、9.29、11.18的案件涉及動輒過千人,至2023年年底將會是在囚高峰期。「近期案件其實相對平靜,因為監倉資訊多咗,大家見到之前嘅案例已經有心理準備。」待審的人早有準備,然而作為牆外支援平台,「候鳥」只能信念如一、勇敢面對牆內一切變化和十年內的放學需求。




「候鳥就好似『斷手貼膠布』,我哋唔敢講對香港有咩貢獻,未必可以改變到世界,但身邊人會感受到。」Brandon笑言卻真誠希望「候鳥」能夠成為牆內人和家屬信任的平台。就像訪問之前至結束,一通又一通、忙不停詢問支援和尋求受審資訊的電話,正是「候鳥」每日每天對牆內牆外的堅持。


候鳥其一意思:「等候的鳥」——


每當探訪牆內手足,步出圍牆外舉頭上望,都會偶而看到鳥兒飛過,守護著牆內的人。「說了再見,就會再見。」



撰文:Erica T.

攝影:@manharryhk

排版:Pop巴打




228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