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聽講話:初心



這陣子,有機會與大約七至八個即將畢業和剛剛畢業的大學生碰面。碰面的原因,大約是因為他/她們都參加了一個大學常見的師友計劃。席上的大學生,有想成為教師、有想成為非牟利團體的一員、有想成為自由工作的寫作人和藝術人。他們的共通點,除了都跟「畢業」這回事不遠,且也對前途感到迷惘。


除了青年人,席上也有幾位師兄師姐,畢業十年內,總算慢慢「上岸」,理論上應不再如此迷惘,不再在社會底層中掙扎。不過,理論還理論,在這個香港需要到海外「搶人才」的時代,原來大家都很迷惘。


有一位師兄是學校教師。他常笑說:「如果有學生長大後想當老師,我第一時間會叫他╱她『唔好』!」也是無奈的,這位師兄本來教通識,近年通識科消失了,改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教「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等指定主題。他悶悶地說:「都是要教。」我估,肯定不易教──如果本著初心去教的話。


初心,對於出來社會打滾多年的舊生,有時都會被磨蝕。另一位師姐,在非牟利團體和學術界發展多年,她憶述當年新鮮人畢業,又想在職場中有所學習,又想在社福界發展,就以不足五位數的月薪,當了三年的項目幹事。望望那份人工,我知今天社福界初入職職位,人工也多不了幾多,這是青年人的處境。跟很多人一樣,儲了些錢,到了某個時候,她就再進修了。碩士完成了,有幸進了大專學術界。弔詭的是,因為行政工作凌駕了前線教學,她又離職了,再進修、再退修,繼續尋覓初心,尋索使命。

我自己其實也是不斷在尋索。我分享到,當日畢業,正值社會運動,就走到一個政黨裡服務社區,人工跟師姐當年差不多,可憐得很。不過工作內容是畢業後的初心來的,就沒有太大所謂。幾年後,進修社工,取得專業資格,薪金有體系的參照,不再如此貧寒。不過挑戰是一樣的,行政工作和數字工作凌駕生命工程,就毅然離開職位,甚至離開業界,不跟遊戲規則玩,自己創立青年平台,一走就走了三年有多。回望,都是因為想尋索初心、都想認真敲問:「我為甚麼要做這一切?」。


問該七至八位青年人有沒有問題,跟中學與大學時一樣,全場安靜,問題不多。不過,我相信他/她們都聽在心中的,始終畢業後的路,還是要自己問自己,自己走下去的。最後,我願在座的青年人都記得,迷惘是不可恥的,也是過程,師兄師姐同樣迷惘,畢竟迷惘有時是代表著我們仍然希望保有初心,不願成為系統中沒有思想的奴隸。


原文刊於《時代論壇》專欄【聽講話】:

文:Pop巴打


作者:「我要返工」良心平台(findagoodboss.com)創辦人;青年社創人;神學院學生;相信如果停止求變、創新和思考,一樣會成為當日自己批判的「老海鮮」。


————

初試啼聲文章重溫:

專欄【聽講話】重溫


支持我們繼續寫:

11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bottom of page